[清代]:黄宗会
杖头已拨千峰雾,入水拖泥何处去。岭头日落黄芦暗,老麂呼风毛欲竖。
岭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长年袖钵垂手归,濯足溪头弄新句。
天寒路冻寂无人,头铿然掘枯芋。我来一笑调偶同,摩挲寒崖数烟树。
深夜孤镫倒牛箧,戛更病雁亦哀诉。雄峰大刹列相望,两宗法席纷旁午。
子独何为饿空谷,笑勘诸方多不顾。垂钩岂解钓狞龙,元赏时与古人遇。
杖頭已撥千峰霧,入水拖泥何處去。嶺頭日落黃蘆暗,老麂呼風毛欲豎。
嶺底溪深泥正紫,中有幽人草茅住。長年袖缽垂手歸,濯足溪頭弄新句。
天寒路凍寂無人,頭铿然掘枯芋。我來一笑調偶同,摩挲寒崖數煙樹。
深夜孤镫倒牛箧,戛更病雁亦哀訴。雄峰大刹列相望,兩宗法席紛旁午。
子獨何為餓空谷,笑勘諸方多不顧。垂鈎豈解釣獰龍,元賞時與古人遇。
上一首:国柱《伊犁》
下一首:黄宗会《春日郊居》
唐代·黄宗会的简介
黄宗会(1618-1663)字泽望,号缩斋,又号藤龛,学者称石田先生。明末清初学者,经学家,余姚(现浙江省宁波余姚市)人。东林七君子黄尊素第三子。黄宗会与兄黄宗羲,黄宗炎并称“浙东三黄”,三人也是明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会,明末崇祯年间的拔贡生,性格狷介,读书过目不忘,日必尽百页,有事则次日倍其常课。自经史四部外,释道二藏,未尝不一周也。诗文古澹而有根据。早年受业于兄长黄宗羲。明亡后,隐于浮屠,浪游名山,以疾终。
元代: 吴澄
煌煌桴鼓引双旌,道是天孙大礼成。金镜南飞光欲半,银潢西去寂无声。
佳期一夕人谁见,别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东五星丽,应嫌抱拙要中更。
煌煌桴鼓引雙旌,道是天孫大禮成。金鏡南飛光欲半,銀潢西去寂無聲。
佳期一夕人誰見,别思千年恨未平。最怪河東五星麗,應嫌抱拙要中更。
明代: 龚敩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气压三吴。故家礼乐新文运,泽国山河旧霸图。
昭代贤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云高北海翻鹏翼,尘满南阳识凤雏。
西浙澄波浸五湖,平江王氣壓三吳。故家禮樂新文運,澤國山河舊霸圖。
昭代賢才誇奕世,中州清淑出名都。雲高北海翻鵬翼,塵滿南陽識鳳雛。
明代: 于慎行
惨淡归人意,春前问去舟。参商初两地,胶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树,江光隐驿楼。庭花多所恨,不是锦衣游。
慘淡歸人意,春前問去舟。參商初兩地,膠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樹,江光隐驿樓。庭花多所恨,不是錦衣遊。
宋代: 王庭圭
闻说学诗如学仙,怪来诗思渺无边。自怜犹裹痴人骨,岂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军初入阵,清于三峡夜流泉。只今老钝无新语,枫落吴江恐误传。
聞說學詩如學仙,怪來詩思渺無邊。自憐猶裹癡人骨,豈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軍初入陣,清于三峽夜流泉。隻今老鈍無新語,楓落吳江恐誤傳。
: 释德洪
我亦从来彻骨贫,谁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劳收取,不是青源众兽麟。
我亦從來徹骨貧,誰知遍界不藏身。住山鈯斧勞收取,不是青源衆獸麟。
宋代: 王令
跹跹出何为,奄奄归就卧。
不知身所谋,徒与俗相和。
跹跹出何為,奄奄歸就卧。
不知身所謀,徒與俗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