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二月遇火次陶韵
[清代]:黄宗羲
长松缚茅宇,乱石开南轩。夜半有明烛,停午无烟燔。
三载头滑,花药满春前。坎止复流行,心迹异方圆。
年荒避盗贼,旧居姑且还。春风吹野火,红焰涨遥天。
新诗焦泥壁,老树夭长年。颓园寒瀑响,土锉月中闲。
遂令长往计,牢落难贞坚。故书出焰中,叶叶如荷田。
惜此复幸此,不废食与眠。吾尝訾遗山,卖书乃买园。
長松縛茅宇,亂石開南軒。夜半有明燭,停午無煙燔。
三載頭滑,花藥滿春前。坎止複流行,心迹異方圓。
年荒避盜賊,舊居姑且還。春風吹野火,紅焰漲遙天。
新詩焦泥壁,老樹夭長年。頹園寒瀑響,土锉月中閑。
遂令長往計,牢落難貞堅。故書出焰中,葉葉如荷田。
惜此複幸此,不廢食與眠。吾嘗訾遺山,賣書乃買園。
唐代·黄宗羲的简介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
► 黄宗羲的诗(40篇) 〕
宋代:
毕仲游
北极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门黄道直,帐殿紫宸虚。
宴罢千秋节,哀缠六尺舆。御诗兼手诏,新见睿思书。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
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禦詩兼手诏,新見睿思書。
明代:
庄昶
一官老许向南京,遁卦同人万古情。迂阔自知无一用,祗能开眼看升平。
一官老許向南京,遁卦同人萬古情。迂闊自知無一用,祗能開眼看升平。
两汉:
佚名
辰出街头,酉归堂内,切须规矩随身。志诚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历名山福地,不耻问、参访高人。休夸逞,断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辰出街頭,酉歸堂内,切須規矩随身。志誠香火,早晚去朝真。
遍曆名山福地,不恥問、參訪高人。休誇逞,斷除人我,心地放教平。
宋代:
陈洵直
荦确玉峰矗,真朋夐游遨。洗耳发清响,蹑蹻玱鸾高。
飞泉落松杪,节奏风萧骚。八锁度灵钥,铿铿引云璈。
荦确玉峰矗,真朋夐遊遨。洗耳發清響,蹑蹻玱鸾高。
飛泉落松杪,節奏風蕭騷。八鎖度靈鑰,铿铿引雲璈。
唐代:
沈佺期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见多。生涯在王事,客鬓各蹉跎。
良守初分岳,嘉声即润河。还从汉阙下,倾耳听中和。
弱冠相知早,中年不見多。生涯在王事,客鬓各蹉跎。
良守初分嶽,嘉聲即潤河。還從漢阙下,傾耳聽中和。
明代:
姚子蓉
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国微茫乐事饶。红叶影飘钟出寺,寒鸦声起麓归樵。
悬知别后情千缕,且复尊前醉一瓢。莫讶严城笳鼓急,峰头白鹤正相招。
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國微茫樂事饒。紅葉影飄鐘出寺,寒鴉聲起麓歸樵。
懸知别後情千縷,且複尊前醉一瓢。莫訝嚴城笳鼓急,峰頭白鶴正相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