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
词语解释
随手[ suí shǒu ]
⒈ 随即;立刻。
⒉ 顺手;顺便。
⒊ 信手;随便。
引证解释
⒈ 随即;立刻。
引《史记·淮阴侯列传》:“若欲捕我以自媚於 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宋 苏轼 《答刘沔都曹书》:“軾 平生以言语文字见知於世,亦以此取疾於人……而习气宿业,未能尽去,亦谓随手云散鸟没矣。”
茅盾 《色盲》一:“李惠芳 赶快拾起一片碎瓦,正想掷过去,那虾蟆一跳,便不见了,随手将瓦片丢开。”
⒉ 顺手;顺便。
引《三国志·蜀志·姜维传》:“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文选·陆机<文赋>》:“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李善 注:“言作之难也。文之随手变改,则不可以辞逮也。”
老舍 《骆驼祥子》一:“我们就先说 祥子,随手把骆驼与 祥子 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⒊ 信手;随便。
引唐 杜甫 《北征》诗:“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叫 王鬍子 又去卖了一分田来,二千多银子,随手乱用。”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五十:“关于这一点,事实上的佐证多得很,随手拈来都是。”
国语辞典
随手[ suí shǒu ]
⒈ 立刻。
引《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
《文明小史·第四七回》:「他此番在香港接到安徽电报,原是叮嘱他一到上海,随手过船,迳赴安庆。」
⒉ 顺手处理。
引唐·杜甫〈北征〉诗:「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
《红楼梦·第五七回》:「我见你令弟媳的丫头篆儿悄悄的递与莺儿,莺儿便随手夹在书里,只当我没看见。」
最近近义词查询:
登时的近义词(dēng shí)
盟主的近义词(méng zhǔ)
家族的近义词(jiā zú)
愁肠百结的近义词(chóu cháng bǎi jié)
平直的近义词(píng zhí)
作战的近义词(zuò zhàn)
优秀的近义词(yōu xiù)
演出的近义词(yǎn chū)
身分的近义词(shēn fèn)
漏洞的近义词(lòu dòng)
热腾腾的近义词(rè téng téng)
零乱的近义词(líng luàn)
不成的近义词(bù chéng)
遗书的近义词(yí shū)
陌生的近义词(mò shēng)
观察的近义词(guān chá)
下手的近义词(xià shǒu)
特意的近义词(tè yì)
领会的近义词(lǐng huì)
依靠的近义词(yī kào)
同伴的近义词(tóng bàn)
排列的近义词(pái liè)
职能的近义词(zhí néng)
兴建的近义词(xīng jiàn)
利用的近义词(lì yò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