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
词语解释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⒈ 罄:尽。竹:古代写字的竹简。原指要写的事太多,写不过来。后用来形容罪行极多,写也写不尽。
例顺天府丞刘志选,疏参都督张国纪罪状,罄竹难书。——明·文秉《先拨志始》
英too numerous to record;
引证解释
⒈ 极言事实之多,难以尽载。常指罪恶。皆此语所本。
引《旧唐书·李密传》载:密 作书移郡县,数 隋炀帝 十罪,且曰:“罄 南山 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明史·邹维琏传》:“忠贤 大姦大恶,罄竹难书。”
刘师培 《悲佃篇》:“满洲 入关,虐民之政,罄竹难书。”
后偶亦形容好人好事。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三:“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
按,《吕氏春秋·明理》:“尽 荆 越 之竹犹不能书。”
《汉书·公孙贺传》载, 贺 捕京师大侠 朱安世 以赎子罪, 安世 笑曰:“南山 之竹不足受我辞。”
国语辞典
罄竹难书[ qìng zhú nán shū ]
⒈ 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也难以写尽。语或本于后遂用罄竹难书比喻罪状之多,难以写尽。
引《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后汉书·卷六十六·公孙贺传》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之说。至《旧唐书·卷五十三·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近擢发难数
反丰功伟绩 寥寥可数
最近近义词查询:
吞吞吐吐的近义词(tūn tūn tǔ tǔ)
男人的近义词(nán rén)
冲击的近义词(chōng jī)
侵犯的近义词(qīn fàn)
消沉的近义词(xiāo chén)
忠肝义胆的近义词(zhōng gān yì dǎn)
清楚的近义词(qīng chǔ)
复兴的近义词(fù xīng)
内里的近义词(nèi lǐ)
分手的近义词(fēn shǒu)
回来的近义词(huí lái)
远方的近义词(yuǎn fāng)
不久的近义词(bù jiǔ)
决定的近义词(jué dìng)
体例的近义词(tǐ lì)
人工的近义词(rén gōng)
教导的近义词(jiào dǎo)
现代的近义词(xiàn dài)
庶民的近义词(shù mín)
应急的近义词(yìng jí)
巡警的近义词(xún jǐng)
自动的近义词(zì dòng)
鬼鬼祟祟的近义词(guǐ guǐ suì suì)
当地的近义词(dāng dì)
充盈的近义词(chōng yí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