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ì zhì
注音ㄉ一ˋ ㄓˋ
1.除草很早受到重视,但到战国时代因农具改良而效率提高,并且把中耕除草的勤做多次和做得细致周到,提到很重要的地位,此外,还强调不违农时和因地制宜,也注意到选用良种和防治虫害。
2.我国的地形差异较大,农作物种植应因地制宜。
3.彰武县因地制宜、创新思路,通过实施“外诊报告”和“代理报销”两项制度,使上述长期困扰外出农民工的就医报销难问题得到解决。
4.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5.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发展出极易掌握、将音体美教育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课程。
6.一个院子中重峦叠嶂的假山,映衬的恰到好处的树状盆景,无处不显出园林大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处处活灵活现的风景匠心独运,附仰生资,不失为园林界的一处瑰宝。
7.这就是说,要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不要搞单打一。
8.杭州西湖妙在天趣,苏州园林则贵在人工。在一个不大的天地里,因地制宜,沿阜垒土,种植花木,建造亭榭,由此而出现多样且幽美的画面,达到“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怡”的境界,此乃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
9.农家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10.整个城市的建筑,顺乎自然,因地制宜,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显得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