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瞑豆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以指身懒神昏。
出处语出《文选 嵇康<养生论>》:“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李善注:“《博物志》云:‘食豆三年,则身重,行止难。’又曰:‘啖榆,则瞑不欲觉也。’”
例子木朽石顽,雕镌莫就;榆瞑豆重,性分难移。唐李商隐《为柳珪上京兆公谢辟启》
基础信息
拼音yú míng dòu zhòng
注音ㄩˊ ㄇ一ㄥˊ ㄉㄡˋ ㄓㄨㄥˋ
感情榆瞑豆重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日月合壁(意思解释)
- 正本溯源(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锲而不舍(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赤胆忠心(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榆瞑豆重的意思解释、榆瞑豆重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自怨自艾 | 原指自己悔恨;自己改正。现形容悔恨交加。怨:悔恨;艾:割草;改正。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信以为真 |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十八层地狱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
变化无方 | 方:方向,引申为准则。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变化多端。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