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在旦夕的成语故事


危在旦夕

拼音wēi zài dàn xī

基本解释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旦夕:早晨和晚上;指很短时间之内。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危在旦夕的典故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包围了孔融屯兵地都昌,孔融派太史慈去请平原相刘备出兵救援。太史慈到平原对刘备说孔融目前危在旦夕,盼望出兵前去解围,刘备立即派精兵3000随太史慈前去,起义军见援军已到,立即解除对都昌的包围。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危在旦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逴俗绝物 清·周亮工《书影》第五卷:“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
卬首信眉 《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敬业乐群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超俗绝世 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鸥鸟不下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回光反照 元 杨暹《刘行首》第三折:“阳台雾锁,楚岫云遮,弃死归生,回光返照。”
尾生之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大惑不解 庄周《庄子 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章:“千锤打锣,一锤定音——队长,你就决定吧。”
昂首挺胸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