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图不轨的成语故事

拼音suǒ tú bù guǐ
基本解释图:图谋;轨:比喻规矩,法度。指图谋做不合法或不正当的坏事。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会董卓乘虚,所图不轨。”
所图不轨的典故
东汉末年,汉灵帝死后何进借董卓的力量削弱了宦官的势力,骑都尉鲍信认为董卓野心勃勃,图谋不轨,希望袁绍出兵征讨,董卓杀了袁绍的家人,各地纷纷起事拥护袁绍讨伐董卓。曹操挟天子刘协迁都许县,袁绍上书因董卓所图不轨才起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所图不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革风易俗 | |
烽火连年 |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
经文纬武 | 唐 许敬宗《定宗庙乐议》:“虽复圣迹神功,不可得而窥测,经文纬武,敢有寄于名言。” |
一钱太守 |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
清清楚楚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
野心勃勃 |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
走马观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
不分青红皂白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不三不四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