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正不挠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í zhèng bù náo
基本解释挠:弯曲。主持公道,不偏不向,不屈服。
出处《明史·蒋冕传》:“冕当正德之季,主昏政乱,持正不挠,有匡弼功。”
暂未找到成语持正不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持正不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响答影随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7卷:“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
节用裕民 |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意气风发 | 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
口快心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
不费吹灰之力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
算尽锱铢 |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
土木形骸 |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
挖空心思 | 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
走南闯北 | 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这年月呀,女人尊贵啦,跟男人一样可以走南闯北的。” |
粗制滥造 | 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