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有所长的成语故事


寸有所长

拼音cùn yǒu suǒ cháng

基本解释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出处战国 楚 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暂未找到成语寸有所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寸有所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如臂使指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庖丁解牛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囚首垢面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三三两两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四 娇女诗》:“行不独自去,三三两两俱。”
大腹便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恐后争先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牛郎织女 《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扪心自问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如出一辙 宋 洪迈《容斋三笔 奸鬼为人祸》:“二奸鬼之害人,如出一辙。”

描写四季的成语

十二生肖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