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讨西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东征西讨”。
出处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例子便休说站驿难为,则怕你东讨西征那时节悔。元·刘致《新水令·代马诉冤》套曲
基础信息
拼音dōng tǎo xī zhēng
注音ㄉㄨㄥ ㄊㄠˇ ㄒ一 ㄓㄥ
繁体東討西征
感情东讨西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战争。
近义词东征西讨、东讨西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加官进爵(意思解释)
- 翘尾巴(意思解释)
- 大名鼎鼎(意思解释)
- 满满当当(意思解释)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东讨西征的意思解释、东讨西征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品头论足 | 见“品头题足”。 |
反手可得 | 反:翻转。翻转手掌学可得到。形容极其易得。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弦外之响 | 比喻言外之意。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互通有无 |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