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之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后人对那些公正不偏,不因为各人的好恶或利害关系,而捏造不实言论的人的称呼。
出处《左传 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例子《曾国藩》曾国荃对大哥的说法不服气。去年湘中士人公推王闿运撰湘军志。王闿运也扬言,为湘军修志一事非他莫属,他要秉董狐之笔,不溢美,不饰恶,为湘军存一信史。
基础信息
拼音dǒng hú zhī bǐ
注音ㄉㄨㄥˇ ㄏㄨˊ ㄓ ㄅ一ˇ
繁体董狐之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高耸入云(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百战百胜(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董狐之笔的意思解释、董狐之笔是什么意思由繁体字在线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斩钉截铁 |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赶尽杀绝 |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